新闻中心

  • ban:ban
  • ban2:ban2
  • ban3:ban3
    氯化铵蒸发器在纯碱工业中的资源化价值

    在纯碱工业中,氯化铵蒸发器通过分解氯化铵提供关键原料、优化联产工艺降低能耗与排放、实现工业副产盐资源化利用,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与清洁生产水平,具体分析如下:

    1. 分解氯化铵,提供联产原料

    在纯碱与氯乙烯联产工艺中,氯化铵蒸发器通过加热分解氯化铵,释放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。这一过程为纯碱生产提供了氨源,同时为氯乙烯合成提供了氯源。传统工艺中,氨气和氯化氢需分别通过合成氨厂和氯碱厂制备,能耗高且碳排放量大。而氯化铵蒸发器的应用,直接替代了这两个高能耗单元,显著降低了原料获取成本和环境影响。

    例如,在废盐制纯碱联产氯乙烯的新工艺中,氯化铵先与氧化镁颗粒混合加热至350℃左右,分解成氨和氯化氢。氯化氢被氧化镁吸附生成羟基氯化镁,释放出氨气;羟基氯化镁再加热至570℃,释放出氯化氢,同时氧化镁再生循环使用。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原料的循环利用,还省去了投资与耗能巨大的氯碱厂和直接氯化装置。

    2. 优化联产工艺,降低能耗与排放

    氯化铵蒸发器的应用,使得纯碱与氯乙烯的联产工艺更加*和清洁。通过分解氯化铵,新工艺每生产100万吨纯碱,可转化42万吨二氧化碳,实现资源化利用。同时,联产120万吨氯乙烯的过程中,碳排放大幅降低,甚至实现近零排放或负碳排放。

    从能耗角度看,新工艺采用两个加热炉以氧化镁为循环载体分离氯化铵,每吨氯化铵分离能耗仅约110公斤标准煤,远低于合成氨制备和电解法制取烧碱/氯化氢的能耗水平。此外,工业副产盐的资源化利用和二氧化碳减排产生的碳汇效益,进一步提升了工艺的经济性。

    3. 实现工业副产盐资源化利用

    氯化铵蒸发器在纯碱工业中的应用,还解决了工业副产盐的处理难题。传统工艺中,工业副产盐往往难以有效利用,甚至造成环境污染。而新工艺通过氯化铵蒸发器,将工业副产盐转化为纯碱和氯乙烯的原料,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
    例如,以工业副产盐为原料制工业纯碱联产氯乙烯的新工艺,不仅解决了副产盐的处理问题,还通过创新的技术方案,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。这一工艺为工业纯碱、氯碱、氯乙烯等传统产业的清洁化改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。

    法律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!我们立即删除;本网站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,如有不当之处,请告知!我们立即删除。

    copyright @石家庄鼎威化工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