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氯化铵蒸发器运转时,保证操作人员安全需从设备防护、规范操作、个人防护、应急处理四个方面入手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设备防护:给蒸发器“上保险”
-
防泄漏设计
- 蒸发器及管道需做外保温和隔热处理,防止高温蒸汽烫伤。
- 管道连接处预留热胀冷缩空间,避免因温度变化拉裂管道。
- 定期检查设备焊缝、法兰等薄弱环节,防止碱液或蒸汽泄漏。
-
防腐蚀措施
- 蒸发器内部接触物料的部件(如盘片、加热管)需选用耐腐蚀材质(如316L不锈钢)。
- 定期更换老化密封条,防止氯化铵溶液腐蚀设备结构。
-
防爆防护
- 安装安全阀并定期校验,确保超压时能自动泄压。
- 蒸发器周围设置防护栏,防止人员靠近旋转部件(如转轴、泵)。
二、规范操作:按流程“走程序”
-
启动前检查
- 确认电源、气源、水源正常(如电压380V、蒸汽压力稳定)。
- 检查各储液罐液位、泵润滑情况、阀门开闭状态。
- 开启冷却水阀门,确保机械密封有冷却液循环。
-
运行中监控
- 定时记录温度、压力、液位等参数,发现异常立即停机。
- 避免液位过高导致二次蒸汽带碱,或液位过低引发加热室压力升高。
- 注意仪表是否灵敏可靠,防止盐泥堵塞导致误判。
-
停机后处理
- 先关闭蒸汽阀门,再停泵、停真空泵,*后排空物料。
- 用清水冲洗设备内部,防止残留氯化铵结晶堵塞管道。
- 长期停机时需排空管道积水,防止冻裂。
三、个人防护:穿好“安全铠甲”
-
基础防护
- 戴防尘口罩(防止氯化铵粉尘吸入)。
- 穿防烫手套、安全鞋(防止接触高温部件)。
- 戴防护眼镜、穿长袖工作服(防止碱液飞溅灼伤皮肤)。
-
特殊作业防护
- 进入受限空间(如蒸发罐)前,需通风、检测气体浓度,并有人监护。
- 检修设备时,*切断电源、悬挂警示牌,防止误启动。
四、应急处理:备好“急救包”
-
泄漏应急
- 小范围泄漏:用沙土覆盖,收集后按危废处理。
- 大范围泄漏:立即撤离,切断电源,用大量清水稀释后排放。
-
烫伤应急
- 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,严重者送医。
-
火灾应急
- 氯化铵本身不易燃,但周围若存在易燃物(如润滑油),需用干粉灭火器扑救。
-
急救设备
- 现场配备急救箱(含烫伤膏、消毒棉球)、冲淋装置、灭火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