氯化铵蒸发器在运行过程中,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,可能会形成结垢,这不仅会降低传热效率,增加能耗,还会对设备造成腐蚀,缩短使用寿命。以下是对氯化铵蒸发器结垢原因及防治策略的详细分析:
一、氯化铵蒸发器结垢原因
-
水质问题:
- 水中含有的钙、镁离子等矿物质,在蒸发过程中容易形成水垢。
- 氯化铵生产中所用的原料碳酸氢铵和氯化钾中可能带入磺酸铵类、烷基有机胺类防结块剂等杂质,这些杂质的水溶性差,容易在蒸发器列管和内壁上附集,形成结垢。
-
除杂工艺:
- 在氯化钾除杂过程中,可能会加入过量的除杂剂磷酸盐。多余的磷酸盐随着离子交换液进入氯化铵中,与设备和管道中腐蚀下来的铁离子结合,形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铁垢。
-
操作条件:
- 蒸发器的操作条件,如温度、压力、流速等,也会影响结垢的形成。例如,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某些盐类溶解度降低而析出,形成结垢。
-
设备设计:
- 蒸发器的结构和管道布局不合理,可能导致水垢容易在特定部位形成和积累。
二、氯化铵蒸发器结垢防治策略
-
水质管理:
- 在前段工序中加入软化水设备,去除水中的钙、镁离子等矿物质,减少水垢的形成。
- 定期检测水质,确保水质符合蒸发器运行要求。
-
优化除杂工艺:
- 严格控制氯化钾除杂过程中除杂剂的用量,避免加入过量的磷酸盐。
- 定期对除杂工艺进行评估和优化,以减少杂质的带入。
-
调整操作条件:
- 根据蒸发器的实际情况,调整操作条件,如温度、压力、流速等,以减少结垢的形成。
- 确保蒸发器内液位在正常范围内,避免液位过低导致的堵塞。
-
设备设计与选材:
- 合理设计蒸发器的结构和管道布局,避免水垢容易形成的部位。
- 选用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,如不锈钢、钛合金等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-
定期清洗与维护:
- 定期对蒸发器进行清洗,去除内部的结垢和杂质。
- 使用专用的化学清洗剂,提高清洗效果。
- 定期检查蒸发器的运行状况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确保蒸发器的稳定运行。
综上所述,氯化铵蒸发器结垢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通过加强水质管理、优化除杂工艺、调整操作条件、设备设计与选材以及定期清洗与维护等措施,可以有效地防治氯化铵蒸发器结垢问题,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。